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屈廖健 孙怡琳 Qu Liaojian;Sun Yilin
机构地区:[1]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无锡214122
出 处:《教育与考试》2024年第3期50-58,共9页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的国际比较与中国行动研究”(项目编号:23JJD880001);福建省高等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改革与研究重大项目“加快福建建设数字高等教育强省战略路径研究”(项目编号:FGJY2023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兴起与演进在高等教育领域引发了深刻的转型与创新,其中学生评价经历了第一代计算机化测试与第二代计算机自适应测试,进入了新一轮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第三代连续测量和第四代智能测量。为应对数字化变革对高校学生评价的影响,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以战略计划作为顶层设计、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物质支撑,进一步转变评价方式。虽然高校学生评价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评价文化、评价能力与评价技术之间的错位、“技术至上”造成人性的“隐蔽”、数字技术带来安全伦理问题等多重挑战。对此,可以从健全问责制度和管理制度、加强高校师生的数字素养与评价能力、变革教学内容、重新制定评价标准、搭建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网络出发,重新构想高等教育中学生评价的数字未来。
分 类 号:G642.0[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