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志敏[1] HU Zhimin
出 处:《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25-128,共4页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22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22D210)。
摘 要:在本科高年级阶段,素描教学依然是美术学专业中绘画造型能力训练的主要教学方式,而这一教学易被误解为仅是对学生造型能力的单一功能训练,从而忽视其更为重要的另一功能,即此训练与绘画创作的衔接功能。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首先是让学生认识与领悟绘画创作的特性之一是其画面性,其次是加强学生对画面性意识的建构,再次是训练与提升对画面性的表现能力。对这一教学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开展,是从对素描概念延展引导到创作观念建立的厘清,以及从单纯绘画造型能力训练思维向画面性建构训练思维转变开始的。针对此教学问题,教师需作思路调整,调查学生实际知识结构状况,制定画面性建构问题处理方案等。在此阶段素描教学中应对相关画面构成诸要素进行分析讲解,以启迪学生对画面性观念的领会和对表现方法的探索尝试,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画面性建构的整体能力。
分 类 号:G64[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1.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