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新宇 Liu Xinyu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 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4年第3期66-73,共8页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发展阶段城市家庭的文化消费实践与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2CSH0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本质是一种社会再生产,为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中国传统婴儿诞生礼呈现在出生、三朝、十二朝、满月、百日、周岁等节日,婴儿先要挺过出生时的关隘,再进行不断的身体形塑,直至融入人伦社会,乃是天人感应下的社会整合。但经历了20世纪的移风易俗,在民俗复兴浪潮下,诞生礼部分消解、部分改造而被限定在家庭这一私人生活领域中,延续的精神内核依然是中国人对于人伦纽带的依恋。不同于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共同体想象,基于家庭与亲情生成的认同感和持续感已深刻在中华文化基因中,这对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述和共识具有启发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