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与赵翼:状元得失之间的别样人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海鑫 

机构地区:[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出  处:《中国档案》2024年第6期86-87,共2页China Archives

摘  要: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中国,读书人将科举作为跻身仕途的重要途径。《清史稿·选举志》记载:“三年大比,试诸生于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试举人于京师,曰会试,中试者为进士。天子亲测于廷,曰殿试。”殿试等级最高,在皇宫举行,以皇帝的名义出策问题目。殿试分一、二、三甲,“一甲”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状元,作为科举制度中最耀眼的头衔,竞争也最为激烈。清代在寻常例试外,逢庆典特别开科考试称恩科,如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谕旨:“今岁恭逢圣母皇太后六旬万寿,……于壬申年举行万寿恩科,三月乡试,八月会试,俾兹多士共乐观光,以昭盛典。”十年之后,又逢皇太后七旬万寿,乾隆帝下旨:“本年恭遇皇太后七旬万寿,敷天同庆,特开万寿恩科。”

关 键 词:学而优则仕 清史稿 进士出身 万寿 壬申年 恩科 进士及第 选举志 

分 类 号:K249[历史地理—历史学] D691[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