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仕

作品数:1060被引量:32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孙信成诸葛忆兵罗安宪陈桂生刘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雅物的世界
《浙江工艺美术》2025年第2期6-11,共6页梁丽君 
所谓雅物的世界,在中国,最可体现的当是书斋。书斋,也称“文房”“书房”“书室”,这是文人读书著说、游于艺事的最佳场所,集藏书、读书、藏器、品物于一体,更是他们安放身心、体现自我之所在。中国文人向来憧憬既能入世:学而优则仕,于...
关键词:学而优则仕 游于艺 书斋 庙堂 
延迟满足
《人力资源》2025年第1期1-1,共1页齐向宇 
我已数不清赵青松是第几次在面试中怒怼HR了。从名校毕业已经五年的赵青松,从未踏入过职场,并非他不想就业,按他的话说:“到哪里上班都得从打杂开始,无趣得很。”“怎么着,您想一来就当CEO吗?”HR回怼。一场面试仿似无言的结局,随着岁...
关键词:学而优则仕 天生我材必有用 丹心向阳 延迟满足 先就业后择业 就业 毕业生 仕而优则学 
孔子
《教师博览(中旬刊)》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孔子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主张“学而优则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
关键词:有教无类 学而优则仕 道德教育 奴隶主贵族 虚心好学 学而知之 学习与思考 主导思想 
学而优则仕的四个“二律背反”——兼谈科学家的行政任(兼)职现象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4年第11期117-124,共8页张云平 赵凯 
学而优则仕作为儒家核心思想之一,早已内化为国人价值理念与行为追求。通过研究发现,自提出后就存有“优”字余力解与优秀解和仕之为公与为己的二律背反解读和现象。在分工日益深化细化的现代社会,以“优”为临界点,又加剧了能力拓展与...
关键词:学而优则仕 二律背反 横向分工 纵向分工 
“怀才不遇”何其多
《第二课堂(初中版)》2024年第11期25-27,共3页郑弘平 
“怀才不遇”指胸怀才学而无法施展,是古诗文里常见的思想主题之一。学习古诗文或完成古诗阅读练习题时,学生们常犯嘀咕:“咦,又是怀才不遇?怎么一个个的都怀才不遇?”在中国古代社会,读书人沿着“学而优则仕”的人生道路奋力向前,可白...
关键词:古诗文 学而优则仕 人生道路 思想主题 怀才不遇 古诗阅读 兼济天下 练习题 
医学心理学与临床医学通今博古话说健康
《中医临床研究》2024年第33期117-119,共3页王仰宗 
(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古人把医学看作“学而优则仕”的不二选择,毕竟“良相”是金字塔尖,医生便是大数人的选择。古代“祝由十三科”便是医学心理学与医学的巧妙结合。晚清曾国藩又说“各朝文人学者,没有不读《易》的,也没有不懂医...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 调身 调神 学而优则仕 金字塔尖 文人学者 临床医学 良相 
你们都显年轻
《教师博览(上旬刊)》2024年第11期58-61,共4页介子平 
01多数人没有天资如我这般年纪后才会接受,多数人在任何领域没有任何天资,包括我自己。学而优则仕的年代,天下读书人的追求,无外乎金榜题名。庄昶《送戴侍御提学陕西序》云:“今之世,科举之学盛行,求者曰是,取者曰是,教者曰是,学者曰是...
关键词:学而优则仕 读书人 教者 天资 天府 
碧海苍梧,得我自在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4年第24期58-58,共1页侯禹泽 吴韵汐(指导) 
明代徐霞客曾立志:“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这是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年代中对自由最好的诠释。千百年来,无数先贤哲人对“自由”这个命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人认为自由是打破预设的规则,也有人认为自由是戴着伽锁的舞蹈。其实...
关键词:学而优则仕 苍梧 徐霞客 大丈夫 打破预设 人的自由 
古代官员做官与读书如何两全
《北方人》2024年第14期19-20,共2页刘绪义 
两千多年前子夏一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将做官和读书联成一体:官做得有声有色了就可安逸地读读书,书读得有所获了就可以做做官。当书还刻在竹简上时,读书只是贵族的特权,所谓“学在官府”;等到春秋王纲解纽,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关键词:学而优则仕 学在官府 做官 有声有色 读书 学术下移 
小小羊肚菌 种出致富经
《农村新技术》2024年第6期55-56,共2页杨怡晴 欧阳钦君 彭舒婷 
做过高校教师、创办培训学校,如今却在大搞农业产业——这是46岁何桂清的前半生。人们常说“学而优则仕”,他却走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从象牙塔走进田埂路,做起了“田专家”。为了成功实现人工种植羊肚菌,何桂清下过许多苦功夫甚至是...
关键词:高校教师 学而优则仕 羊肚菌 致富经 农业产业 独自一人 现代设施农业 种植基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