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刚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评论》2024年第3期46-55,共10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微时代’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9ZD02)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早期,现代中国文学立科经历了三个重要节点。首先是晚清政府拟定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其本着“经世致用”的理念设立文学科,将文学视为通往经学的门径与手段,试图保持其“文字之学”与“词章之学”的传统意涵与意识形态属性。其次是王国维引入西学,强调学术分化的科学性与文学自身的审美特性,将文学学科建基于审美非功利性的学理之上。最后,朱希祖的《文学论》标志着文学研究以系统化、理论化与知识化的方式,完成了由传统“致用”向现代“立知”的学术转变。这个过程表明,支撑文学立科的基础是由“知”与“用”两部分构成的,二者不可偏废。在介入与静观之间,既离不开知识化的学理分析,也应重视古代“作文”传统的当代转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