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致用”到“立知”——20世纪早期现代中国文学立科的根基及其当代启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刚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评论》2024年第3期46-55,共10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微时代’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9ZD02)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早期,现代中国文学立科经历了三个重要节点。首先是晚清政府拟定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其本着“经世致用”的理念设立文学科,将文学视为通往经学的门径与手段,试图保持其“文字之学”与“词章之学”的传统意涵与意识形态属性。其次是王国维引入西学,强调学术分化的科学性与文学自身的审美特性,将文学学科建基于审美非功利性的学理之上。最后,朱希祖的《文学论》标志着文学研究以系统化、理论化与知识化的方式,完成了由传统“致用”向现代“立知”的学术转变。这个过程表明,支撑文学立科的基础是由“知”与“用”两部分构成的,二者不可偏废。在介入与静观之间,既离不开知识化的学理分析,也应重视古代“作文”传统的当代转换。

关 键 词:文学立科 京师大学堂章程 致用 立知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