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比较不同抗原修复液对p53的染色结果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兴旗 党啟华 徐晶晶 张顺民 

机构地区:[1]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上海200433

出  处:《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4年第6期663-66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

摘  要:p53是一种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极高的抑癌基因,其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准确检测p53的表达对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基因测序是检测其突变的金标准,但在实际工作中,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表达最为简便实惠。抗原修复技术是影响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重要因素,其中以抗原修复液的pH值和加热条件最为关键[2]。随着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的广泛应用,免疫组化流程更加规范化,操作更加标准化,但抗原修复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 键 词:抗原修复 修复液 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 P53 

分 类 号:R-331[医药卫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