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高参与性课堂创建活的课程思政  

On Vibrant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participation Class in The Legends of Three Visits to the Thatched Cottag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丽霞[1] 李忠伟[1] HAN Li-xia;LI Zhong-wei

机构地区:[1]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文学院

出  处:《语文教学之友》2024年第7期12-15,共4页Friends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基  金:2022年度内蒙古自治区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基于学情的高中国家统编古诗词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为NGHZX2022012;赤峰学院2022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暨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CFXYYJG2210。

摘  要:《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数次误认他人为诸葛亮,这种写法被称为不写之写。诸葛亮出场之前,他人吟唱诸葛亮创作的诗文,对塑造诸葛亮形象有重要作用。刘备为何“三顾茅庐”,可从刘备和诸葛亮双方来探析。“三顾茅庐”研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辨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构建高参与性课堂,有助于展示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育。

关 键 词:“三顾茅庐” 刘备 诸葛亮 人才 《三国演义》 

分 类 号:G633.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