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庞丽娜[1] 龚帅[1] 王正洋 吴刚[3] 王鑫[4] 董新华[5] 张弓[6] 王利叶 何炜[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河南郑州450052 [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河南郑州450052 [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河南郑州450052 [4]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疗科,河南郑州450052 [5]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河南郑州450052 [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河南郑州450052
出 处:《肿瘤基础与临床》2024年第3期365-368,共4页journal of basic and clinical oncology
基 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12102310126);北京科创医学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2022-KY-0848-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102715)。
摘 要:为了探索晚期结直肠癌后线治疗方案,探索瑞戈非尼后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优势人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例三线抗血管生成药物瑞戈非尼单药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发现,基因状态野生型、体力状态良好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后线选择瑞戈非尼并联合局部治疗可更大程度上取得生存获益,这说明抗血管生成治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后线治疗中是一种可尝试的策略,但需进一步研究如何筛选敏感患者,并需密切监测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10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