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24年第4期949-951,共3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甘肃省“十四五”教育规划课题(GS[2021]GHB1862;GS[2020]GHB4703);甘肃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2023-110,2020-120);甘肃中医药大学线上一流课程(2022-1);甘肃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课题(YB-201705,YBXM-02);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021-5,2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60755)。
摘 要:五味合化思想最早始于《黄帝内经》,是中药传统药性配伍理论的典型代表,在中医药传统配伍理论和临床遣方用药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性-效联系密切,在“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指导下,五味合化经后世阴阳学说和五行生克制化学说不断发展完善,现与中医整体观念相契合,遵从制约平衡原则,应用更加广泛。文章从“五味合化”思想出发,系统总结以五味十法为代表的中药配伍机理,为后期五味合化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