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伍机理

作品数:25被引量:11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吴勇王庆国屈会化赵琰王怡薇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四川中医》《北京中医药》《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五味合化思想探析中药配伍机理
《时珍国医国药》2024年第4期949-951,共3页齐中华 齐鹏 杨秀娟 杨志军 
甘肃省“十四五”教育规划课题(GS[2021]GHB1862;GS[2020]GHB4703);甘肃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2023-110,2020-120);甘肃中医药大学线上一流课程(2022-1);甘肃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课题(YB-201705,YBXM-02);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021-5,20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60755)。
五味合化思想最早始于《黄帝内经》,是中药传统药性配伍理论的典型代表,在中医药传统配伍理论和临床遣方用药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性-效联系密切,在“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指导下,五味合化经后世阴阳学说和五行生克制化学说不断发展完善...
关键词:五味合化 中药 配伍机理 临床实践 
黄柏药对的配伍机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甘肃科技纵横》2023年第12期87-92,共6页王宝才 李俊江 杨小源 徐志伟 
白银市科技计划项目“三黄膏制备工艺优化及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21-2-25Y)。
黄柏是一味应用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主要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甾醇类、酚酸类、苯丙素类、三萜类、酰胺类、多糖类等成分,具有抗炎、抑菌、止血、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保护神经、平喘、预防骨质疏松等药理作用。黄柏在...
关键词:黄柏 药对 配伍机理 药理作用 
绿茶干姜茶膳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配伍机理探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63期76-77,共2页石达攀 叶品良 吴伯达 刘小可 
肥胖病是发展中及发达国家的重大国民健康疾患中占据比例较大的一种疾病,该病是人体消耗的能量低于摄入能量,营养过剩导致多余脂肪堆积而成。中医学对于单纯性肥胖的病机认识主要是脾失运化,肺失宣降,肾失温煦导致水液输布障碍,停聚为...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病 绿茶 干姜 
基于含药肠吸收液法的“瓜蒌反草乌”配伍对离体胸主动脉环舒缩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67-69,73,共4页李莹 李文宏 赖珍珍 肖雄 许照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研究计划项目(国科发基[2010]602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60610)
目的:探讨"瓜蒌反草乌"配伍对草乌收缩血管效应的影响及其初步机理。方法:采用体外小肠翻转囊法制备草乌、草乌与瓜蒌不同比例配伍的含药肠吸收液,分别观察对基础状态,PE、KCl、普萘洛尔预处理离体胸主动脉环舒缩功能的影响。结果:草乌...
关键词:瓜蒌反草乌 含药肠吸收液法 离体胸主动脉环 配伍机理 
中药配伍研究的方法及应用探析被引量: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年第5期51-52,共2页李海涛 张景洲 
在中医临床诊断治疗中,不同医师对患者进行辨证诊断,并对其开处方用药,在用法用量等方面并无较为统一的临床标准及规范,导致中药使用比较混乱,对中医药的临床应用及发展造成极为不利影响。本文研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为中医临床诊疗具有...
关键词:中药配伍 配伍机理 配伍剂量 
谱效关系研究方法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7
《北京中医药》2015年第12期996-1000,共5页贾富霞 罗容 王秀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81303175);首都医科大学校自然基金项目(2013ZR19);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YETP1673)
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和历代中医实践的中药,无论单味中药还是复方制剂,成分均为多组分的复杂体系,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也复杂多样。传统的单一成分的质量控制模式不适应中药的复杂性,不足以解决中药质量控制的复杂问题,故评价其质量应...
关键词:谱效关系 质量评价 药效物质基础 配伍机理 制剂工艺 文献综述 
百合知母汤配伍机理的红外光谱研究
《环球中医药》2015年第4期423-427,共5页孙冬生 王珠梅 金俊杰 迟宗良 陈丹妮 秦昆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709025);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BE201201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135)
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百合知母汤及其组方药味进行了研究。方法实验测试了单味药百合、知母及百合知母汤剂的红外光谱。结果在百合知母汤剂中保留了百合、知母单味药汤剂中的某些吸收峰,如百合知母汤光谱2933 cm-1和1059 c...
关键词:红外光谱 百合知母汤 百合 知母 
柏叶汤中凉血止血药配伍机理的实验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2014年第4期811-812,I0001,共3页刘茜 宋睿璞 李磊 戚秀杰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053)
目的:探讨柏叶汤中凉血止血药对脾胃虚寒性出血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柏叶汤去凉血止血药组及柏叶汤组,除了正常组以外,均采取饮食失节方法建立脾胃虚寒模型,共14 d。从第8 d开始,干预组分别给予...
关键词:柏叶汤 凉血止血药 实验研究 
六味地黄丸组方机理新解被引量:3
《河南中医》2013年第4期594-595,共2页李慧平 年莉 
六味地黄丸以"地黄"作为方名,同时熟地黄在方中用量最重,因此历代医家均认为熟地黄为方中君药。但是对于臣药、佐药、使药历代医家有不同看法:山茱萸、山药为臣药,茯苓、牡丹皮为佐药,泽泻为使药;山药、山茱萸为佐药,茯苓、牡丹皮、泽...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 方剂结构 配伍机理 
基于中药活性小分子单克隆抗体的复方配伍机理研究新思路被引量:17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第10期1416-1419,共4页屈会化 赵琰 王庆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973709);教育部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1阶梯计划
中药复方配伍机理研究一直是中医药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但复方的复杂性使得目前研究方法难以适合其自身特点,制约了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笔者提出药物配伍关系与其体内代谢过程密切相关,制备中药活性小分子单克隆抗体,利用免疫分...
关键词:中药活性小分子 单克隆抗体 复方配伍机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