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平

作品数:6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配伍方剂配伍配伍理论方剂六味地黄丸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河南中医》《天津中医药》《黑龙江中医药》《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七情”配伍理论在汉以前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6-8,共3页李慧平 年莉 
国家973项目(2012-CB-518400)
主要探讨七情配伍理论在汉以前方剂中的应用,通过分析汉以前317首方剂,以图表形式客观的显示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配伍的应用情况,以期对方剂配伍特别是汉以前方剂配伍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七情 配伍 汉以前 
明代方剂配伍理论研究被引量:6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193-196,共4页王亚萍 年莉 李慧平 李海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2-CB-518400)
明代方剂配伍理论发展日渐成熟,如七情合和、君臣佐使、药性、五脏苦欲补泻等。各种配伍理论在前代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文中重在探讨明代方剂配伍理论发展成就及特点。
关键词:明代 方剂 配伍理论 
对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几点认识被引量:14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129-131,共3页年莉 李慧平 王亚萍 李海鹏 周志焕 
国家973课题项目(2012CB518400)
重点探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几个重要概念问题,力图对这些概念的内涵进行诠释与升华,同时探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难点问题,以期对相关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配伍 方剂配伍 方剂配伍规律 
六味地黄丸组方机理新解被引量:3
《河南中医》2013年第4期594-595,共2页李慧平 年莉 
六味地黄丸以"地黄"作为方名,同时熟地黄在方中用量最重,因此历代医家均认为熟地黄为方中君药。但是对于臣药、佐药、使药历代医家有不同看法:山茱萸、山药为臣药,茯苓、牡丹皮为佐药,泽泻为使药;山药、山茱萸为佐药,茯苓、牡丹皮、泽...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 方剂结构 配伍机理 
《黄帝内经》复方分析与配伍特点研究
《黑龙江中医药》2013年第2期2-3,共2页李慧平 年莉 
本文主要对《内经》7首复方进行整理并诠释其方剂组成药物、主治症状、药物配伍关系。对了解《内经》时期方剂应用状况、明确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内经 复方 配伍 
六味地黄丸方剂的来源与方名释义被引量:2
《天津中医药》2013年第3期157-158,共2页李慧平 年莉 
"六味地黄丸"选自宋代医家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它脱胎于张仲景肾气丸,是化裁改造肾气丸得到的一首方剂。钱乙对肾气丸改造之后,熟地黄在方剂中的作用凸显出来,所以将方剂命名为"地黄丸"。自古至今以"地黄丸"(或"圆")命名的方剂数量众...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 方剂来源 同名方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