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中国海图方位的演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国璠 韩昭庆[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6期35-37,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地图是人类对自身所处地理世界的“再现”,也是古人疆域观的体现,而方位是地图绘制必须考量的要素。如西晋时期裴秀所谓“制图六体”中就有“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清人胡渭在诠释“制图六体”时进一步说明“准望者,辨方正位,某地在东西某地在南北之谓也”。就呈现明清时期整个中国沿海的海图而言,存在“海上陆下”与“海下陆上”两种方位,今人很早就关注到这两种非常规的地图方位,并对之进行解释。本文认为,以往研究虽具有一定说服力。

关 键 词:制图六体 地图绘制 方位 海图 明清 非常规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