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出 处:《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6期35-37,共3页Social Sciences Digest
摘 要:地图是人类对自身所处地理世界的“再现”,也是古人疆域观的体现,而方位是地图绘制必须考量的要素。如西晋时期裴秀所谓“制图六体”中就有“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清人胡渭在诠释“制图六体”时进一步说明“准望者,辨方正位,某地在东西某地在南北之谓也”。就呈现明清时期整个中国沿海的海图而言,存在“海上陆下”与“海下陆上”两种方位,今人很早就关注到这两种非常规的地图方位,并对之进行解释。本文认为,以往研究虽具有一定说服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