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年第3期296-296,共1页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摘 要:传统认为氮循环中的无机氮素盐等需先转化为氨(NH3)后才能被同化进入生物体的有机含氮分子中。联氨(N2H4)不仅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火箭和人造卫星的燃料,同时也是制药和化工行业中常用的有机合成前体。20世纪90年代,联氨作为氮循环中细菌氨厌氧氧化过程(anammox)的中间体在自然界首次被发现。然而,联氨在生物有机代谢过程中的角色和功能依然未知。2024年5月2日,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杜艺岭研究员团队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发表了题为“Discovery of a bacterial hydrazine transferase that constructs the N-aminolactam pharmacophore in albofungin biosynthesis”(DOI:10.1021/jacs.4c02311)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发现微生物能够利用氨基酸作为代谢前体合成联氨,并将其用于抗生素关键活性基团的生物合成。研究人员解析了广谱抗生素白真菌素(albofungin)关键药效团的合成代谢机理,首次发现了地球氮循环的中间体联氨能够作为代谢前体参与生物有机代谢过程,并鉴定了自然界首个能够同化联氨的蛋白组件(联氨转移酶)和一条潜在的新型联氨生物合成途径。研究揭示了抗生素的N-氨基内酰胺药效团的生物合成机理,同时拓展了当前对于氮循环与生物有机代谢相互关系的认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2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