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醇[1] Chen Chun
机构地区:[1]浙江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23年第10期68-82,共15页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基 金: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金融审判中非典型合同法律适用研究”(项目批准号:22FFXB012)。
摘 要:我国《民法典》规定非典型合同可以参照适用最相类似典型合同的规定,非典型合同法律适用理论以因式分解法识别非典型合同与典型合同的相似性,而其他理论以构成要件类似说、实质一致说等方法识别相似性。在抵押监管合同纠纷案与股权收益权转让合同纠纷案中,前者适用了因式分解法,后者适用了其他识别方法,非典型合同纠纷案裁判中存在相似性识别方法的选择与完善问题。因式分解法从混合合同中分解出典型合同(成分)以确定比较节点,它无法适用于衍生合同,而其他识别方法在适用于非典型合同纠纷案时难以确定比较节点,且上述方法均忽视了最相类似论证。以因式分解法为基础且汲取其他识别方法中的类似程度论证方法,可以提出结构识别法,该方法以典型合同为比较节点,分析典型合同与非典型合同之间的衍生或合成关系,从合同目的、权利义务等参数上进行最相类似论证,以完善非典型合同纠纷案中相似性的识别方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