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问题的中国哲学疗法  

Chinese Philosophy Therapy for Mental Problem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承贵[1,2] Li Chenggui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23 [2]贵州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地方实践推动高端智库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11期19-34,共16页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2018年度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重大项目“王阳明心态思想研究”(18GZGX04)。

摘  要:中国哲学的人学特质决定了其对人心的关注,而培育积极、健康的心态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基于心态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中国哲学提出了一套独特的治疗问题心态的方法,其中包括自省术、制欲术、范导术、集义术、言善术等,但这五种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实际上都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观念,从而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此五种治疗问题心态的方法,无论是就其理论基础而言,抑或就各自的性能而言,都表现为一个彼此关联、相互补充的治疗心态问题的方法体系。亦因此,其对当今社会中积极心态的培育和消极心态的化解都能表现出独特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探索治疗问题心态的学术实践,其中触及诸多富有启示性的心理学问题,比如“心”的结构、“心”的自我治理等,至今仍然是悬而未解的课题。质言之,中国哲学所提出的治疗问题心态的方法,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蕴含了丰富的学术价值,是中国哲学对于化解心理心态问题的特殊贡献。

关 键 词:心态问题 中国哲学 疗法 

分 类 号:B2[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