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刻奇”的文学与文化价值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嫣婧 

机构地区:[1]上海作协

出  处:《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7期83-87,共5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在长篇小说《身份》中,米兰·昆德拉解构了“身份”带来的权威性,和其他许多作品一样,这部用法语完成的小说又一次印证了作家对解构的热望,并且充分展现了那种时刻想要通往自身背面的激情是如何为写作带来无限生机的。作为生活在现代世界中的一位小说家,昆德拉以文学创作的方式精准把握了当下社会文化的诸种形态,用对人类处境的智性思考及表达取代了对情节的依赖,一如他所尊崇的前辈穆齐尔或布洛赫那样。由此,我们很容易从他的小说里归纳出如下议题:民族国家是可以逃避的吗?身份认同在多大意义上能够实现吗?审美上的荒诞与瓦解冲动是否有效地回应了现代人内在的虚无感?如何通过更有价值的书写来呈现反价值?要清晰简略地回应这些内涵庞大的问题是困难的,好在昆德拉并不吝啬为自己的小说制定核心概念,比如“刻奇”,通过界定并阐释这个词及其所涉及的文本,也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它与这一系列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关 键 词:米兰·昆德拉 虚无感 身份认同 布洛赫 文学创作 精准把握 刻奇 穆齐尔 

分 类 号:I565.074[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