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欧阳靖钧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000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7期140-143,共4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随着西方文论在20世纪的不断发展,运用跨学科理论对《包法利夫人》进行解读已是一个普遍现象。近年来学界分别从生态女性主义、符号学、文学伦理学、原型批评等视角分析爱玛的命运悲剧,但文本与其所折射的社会历史的联系力度仍有待加强。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再看爱玛,进一步审视时代对个体的影响,有助于建立起对爱玛形象解析的社会历史维度,同时深层次理解福楼拜客观地、科学地反映现实的创作思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