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

作品数:638被引量:41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嘉懿于辉陈立乾彭俞霞许丽红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财政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包法利夫人》的现实主义特征
《今古文创》2025年第7期17-20,共4页茜阳阳 明芳茹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写于19世纪中叶,当时的法国现实主义思潮大盛,福楼拜也受到这一思潮的影响。《包法利夫人》描写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真实揭露了当时法国的社会现状,福楼拜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提高了作品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同时,...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 传统现实主义 客观化写作 
《包法利夫人》中爱玛三个“仪式”的意蕴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5年第2期48-50,共3页欧阳广俊 王琼 
仪式既是个体生存发展中成长和过渡的节点,也是顺应社会文化秩序的重要环节。爱玛的婚礼、渥毕萨尔庄园的舞会以及葬礼这三个典型仪式浓缩了她的一生。在婚礼和舞会中,爱玛存在身份转变时的社会性失调。而在最后的人生阶段中,她选择步...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 仪式 过渡仪式理论 爱玛 
论《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阅读选择变化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5年第2期51-53,共3页陈心怡 王琼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的长篇小说,女主人公爱玛的阅读在其情感经历中多次变化。在少女时期,她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热爱不仅培养了她的情调和高雅品位,更种下了她追求浪漫幻想的种子。婚后,爱玛转向更加沉迷的阅读状态,从时尚杂志到历史哲...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 爱玛 阅读 命运 
神在细节里——重读《包法利夫人》之一
《芳草(文学杂志)》2025年第1期181-191,共11页走走 
一《包法利夫人》第一部分的开篇是这样的:我们正上自习,校长进来了,后面跟着一个没有穿制服的新生和一个端着一张大书桌的校工。正在睡觉的学生惊醒了,个个起立,像是用功被打断了的样子。大家在阅读时是否留意过,这一段文字的叙述者是...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 讲述故事 叙述者 
闲书的味道
《青年博览》2025年第2期52-53,共2页张佳玮 
大体上,闲书跟肉一样,分肥、瘦和柴;跟茶一样,分温和削。翻译来的外文书,越是近现代的,翻译腔越重,锐利、寒、削。老一辈的翻译,词句都更圆润温和些,朱生豪先生的莎翁、傅雷先生的巴尔扎克之类不提,像王科一先生的《傲慢与偏见》、李健...
关键词:朱生豪 翻译腔 《包法利夫人》 《傲慢与偏见》 王科一 外文书 李健吾 傅雷先生 
《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母性与身体欲望
《文化学刊》2024年第8期90-93,共4页徐美静 高丽 
19世纪中叶社会规约下的妇女的母性与身体欲望之间的关系是不可调和的。而本文基于彼得·盖伊对母性与身体欲望问题的相关论述,指出福楼拜利用爱玛这一形象,使其在身体欲望与母性相融合的空间中寻求意义,阐明了母性与身体欲望之间互生...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 福楼拜 母性 身体欲望 彼得·盖伊 
原型视域下《包法利夫人》的四季循环叙事研究
《雨露风》2024年第7期0070-0072,共3页郭舒妍 
法国作家福楼拜的经典作品《包法利夫人》享誉世界,小说中查理的夫人艾玛不满枯燥无味的婚姻生活,转而寻找外遇,最终落得人财俱失的下场。从弗莱文学叙述结构循环理论出发,小说情节的发展与艾玛的诞生、成长、出轨、死亡等,完整地契合...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视域下爱玛的命运悲剧解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年第7期140-143,共4页欧阳靖钧 
随着西方文论在20世纪的不断发展,运用跨学科理论对《包法利夫人》进行解读已是一个普遍现象。近年来学界分别从生态女性主义、符号学、文学伦理学、原型批评等视角分析爱玛的命运悲剧,但文本与其所折射的社会历史的联系力度仍有待加强...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 爱玛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从叔本华理论透视电影《包法利夫人》中艾玛的人生悲剧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41-44,共4页宋艳梅 
电影《包法利夫人》展示了主人公艾玛的人生悲剧。传统的人生悲剧成因分析大多聚焦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与人物自身因素。本文尝试运用叔本华理论,透视艾玛人生悲剧中虚荣悲剧、欲望悲剧和婚姻悲剧的成因及内容。虚荣悲剧指艾玛因自身的...
关键词:艾玛 虚荣悲剧 欲望悲剧 婚姻悲剧 启示 
探究虚无:《包法利夫人》的一种解读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4年第6期57-59,共3页刘晶华 
本文从福楼拜虚无主义的美学理想出发,探究《包法利夫人》中的“福楼拜问题”。分析了包法利夫人的虚无体验,并结合福楼拜在创作时的哲学思索,归纳福楼拜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与“对象”保持距离,以旁观者视角超然地看待生命。将虚无看...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 福楼拜 虚无主义 福楼拜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