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中良[1] Zhang Zhongliang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12期100-112,共13页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抗战时期敌后战场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7AZW02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庚子事变”的国仇家恨在老舍心中播下了爱国的种子,其早年创作即表现出爱国情怀,堪称现代爱国文学的先驱者。“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的发生更加激起他的爱国热情,虽然时用曲笔、语调幽默,但锋芒指向侵略者及投降派。“卢沟桥事变”后,老舍全身心投入抗战,在作家中颇具代表性:一是由远离政治走向时代大潮;二是由单枪匹马及同仁抱团走向“大兵团作战”;三是由纯文学走向雅俗交织的多重空间。作为满族作家,老舍由衷认同国家与民族的“多元一体”,其苍凉悲壮的抗战书写表现出强烈的国家至上色彩:以国家意识唤起民众觉醒,强调中华民族团结抗战,表现正面战场将士的爱国精神,描绘延安、敌后战场与“万里江山图”。《四世同堂》反映出沦陷区人民的屈辱、苦难与反抗,既呈现出黎民百姓强烈真挚的家国情怀,也折射出老舍的宏大视野与人道情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8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