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蕺山喜怒哀乐说与儒家气论之发展  

Liu Jishan's Theory of Pleasure,Anger,Sorrow and Jo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Theory of Qi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存山 Li Cunshan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哲学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5期90-99,共10页CHINESE PHILOSOPHY

摘  要:蕺山晚年提出喜怒哀乐四气说,不但构成了他中期思想向成熟期思想的转折点,也标志着儒家思想史上一种“形下即形上”的新气论的诞生。这种新气论将程朱理学的性理原则收摄于先天之气的通复流行,通过重建天道自然与天理当然的联结而恢复儒家道德实践的活力,并确保纯粹至善本体对于实践工夫的主宰性,以克服朱子学与阳明后学之流弊。刘蕺山的这种新气论,既是理学内部理气合一思想趋势的发展,也是他对于先秦儒家气论思想资源创造性的再发现,具有返本开新的意义。他立足于喜怒哀乐说统合心宗与性宗,重构儒家形上学与工夫论,建构了不同于朱子与阳明的理学思想体系。

关 键 词:喜怒哀乐 意根 独体 性宗 心宗 德气 一本 

分 类 号:B248.99[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