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叶树勋[1] Ye Shuxun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哲学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9期27-37,共11页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老道家思想史”(项目号:16ZDA106);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道家哲学已物伦理问题研究”(项目号:17108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稷下黄老的代表作,《管子》四篇是晚周心学突破的一大成果。学界历来关于四篇心学文献的研究主要围绕“心术”问题展开,这在呈现其价值关切的同时,容易淡化其关于“心”之构造的思想。后者是四篇心学文献所主张之修养工夫的理论基础,对之深入探讨,有助于系统把握其心学之脉络。四篇心学文献的一大特色在于,它们在精气学说的背景下讨论“心”的问题,所谓“气渊”(精气之渊)是它们对“心”之构造的首要定位;此外,它们又提出“心以藏心”的命题,认为气渊之心的背后存在一个治理心之精气的深层主体;在深藏之心的主导下,精气充分发挥灵妙之能,此即所谓“内德”。基于此可知,所谓“心术”,直接来说是指“心”的修养之术,而在根本上它指的是深藏之心对表层之心所含精气的治理之术,此术之宗旨即在于代表“心安”的“内德”之境。比起同时代的其他心学,稷下黄老的理论在显示某些相似性的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色,后者与精气学说的背景以及对“心”之构造的独特定位直接相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2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