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异构:张载与谭峭气论比较  

Same Source with Different Constructions:Comparison of Tan Qiao and Zhang Zai's Qi Theo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洪军 刘敏[1] Hong Jun;Liu Min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 [2]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3]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10期109-117,共9页CHINESE PHILOSOPHY

基  金: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资助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YYZX008)。

摘  要:张载的气论以太虚之气为本,由天道神化而及于人物性命。早于张载的谭峭就提出一切皆化的思想,其“化”以“虚-神-气-形”的模式展开——虚与气并无本质的差异。二人所面对的佛教冲击差相仿佛,思想理路与概念用语亦颇为相近,既要避免认气为道,也要克服道在气上的体用殊绝之问题。即气化以论道意味认可现实世界之实有,而太虚之体所确立的价值之源,则保证了现实人生的终极归宿。太虚之气具有形上属性,故一气流行可以通贯于形上、形下,于是炼气还虚或养气返本的逆觉功夫亦得以贞定。谭峭由太虚而确立的是精神层面的长生之境,所欲涵养的是丹道意义的先天之气,而无道德伦理的诉求;张载之太虚则承载着天地生生之德,其集义、虚心的养气功夫也就有着鲜明的道德诉求。二者之差别源自儒道两家精神追求之异。

关 键 词:张载 谭峭 太虚 气化 

分 类 号:B958[哲学宗教—宗教学] B244.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