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峭

作品数:44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刘敏洪军戴念祖郭健潘显一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侨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唯实》《图书馆工作与研究》《杂文选刊(下半月)》《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泉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理工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化书》死亡思想探究
《华夏文化》2023年第4期51-54,共4页王世超 
《化书》是五代时期道教的经典著作,通常被认为是道士谭峭所著。全书共分为六卷,分别是“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化书》中包含着丰富的死亡思想,谭峭一方面吸收了前人的优秀成果,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
关键词:《化书》 谭峭 尚俭 五代时期 思想探究 经典著作 独特见解 
同源异构:张载与谭峭气论比较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23年第10期109-117,共9页洪军 刘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资助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YYZX008)。
张载的气论以太虚之气为本,由天道神化而及于人物性命。早于张载的谭峭就提出一切皆化的思想,其“化”以“虚-神-气-形”的模式展开——虚与气并无本质的差异。二人所面对的佛教冲击差相仿佛,思想理路与概念用语亦颇为相近,既要避免认...
关键词:张载 谭峭 太虚 气化 
同源异构:张载与谭峭气论比较被引量:1
《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5期11-20,共10页洪军 刘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资助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0YYZX008)。
张载的气论以太虚之气为本,由天道神化而及于人物性命。早于张载的谭峭就提出一切皆化的思想,其“化”以“虚-神-气-形”的模式展开——虚与气并无本质的差异。二人所面对的佛教冲击差相仿佛,思想理路与概念用语亦颇为相近,既要避免认...
关键词:张载 谭峭 太虚 气化 
谭峭俭啬思想特质探究
《唯实》2022年第12期92-96,共5页蒋国宏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软实力提升视阈下中华传统廉政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研究”(2018SJZDI017)的阶段性成果。
谭峭是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学者、思想家,著有《化书》一书。全书共分六卷,分别为“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谭峭重视节俭,并形成了丰富的俭啬思想。对此,学界尚无专文考察。与中外众多思想家相比,谭峭的俭啬思...
关键词:谭峭 道教学者 唐末五代 崇高性 思想特质 多维性 包容性 
略论谭峭《化书》的体道思想:本原与境界
《华夏文化》2019年第4期55-57,共3页陈怀松 
谭峭,生卒年不详,字景升,唐末五代道士,道教思想家。显德四年(957年),“隐士谭景升居终南山,与陈抟相师友,著《化书》百十篇,穷括化原,久之仙去。”(老磐:《佛祖统纪》卷四十二)《化书》是中国道教哲学史上专门以“转化”为题,以哲学本...
关键词:《化书》 谭峭 道教神仙 体道 陈抟 哲学本体 普遍联系 唐末五代 
谭峭的生态思想
《中国道教》2019年第6期27-31,共5页欧阳镇 
谭峭,字景升,号紫霄真人,福建泉州人,是五代时期重要的道士和道教学者之一。《全唐诗》称其"博涉经史,属文清丽",因爱好黄老、诸子及《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茅君列仙内传》等书,无意于仕途,以学道自隐,于嵩山学道10余年,得辟谷、...
关键词:《穆天子传》 《全唐诗》 列仙 道教学者 谭峭 江西庐山 福建泉州 五代时期 
由《化书·俭化》看作者的接受美学思想被引量:1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87-89,共3页吴道帅 
《化书》是道教的重要经书,成书于唐末,全书分为"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六卷,其中"俭化"思想中表现出浓厚的"接受美学"式的思想。本文分析了书中以俭为中心的艺术的价值、艺术的创作手法以及审美体验,这种建立在其宗教观...
关键词:谭峭 化书 俭化 接受美学 
谭峭《化书》及其农学思想探微
《社科纵横》2017年第3期80-82,共3页谭清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道教农学思想史纲要"(项目号:10XZJ0007)的部分研究成果
谭峭是五代时期最重要的道士和道教学者之一,著有道教哲学著作《化书》,全书由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六卷组成,在道教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道化、术化为本体论之自然观,德化、仁化、食化、俭化为政治观、伦理观。...
关键词:化书 农学思想 探微 
忧国忧民:晚唐道家与道教学者的悲悯情怀
《文艺评论》2015年第4期142-148,共7页梁辉成 
陕西理工学院科研基金项目(博士启动基金)(编号:SLGKYQD2-40)
"安史之乱"对李唐王朝来说是一次空前的浩劫,可以说是"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站嗥,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1。其对后世的...
关键词:陆希声 道教学者 道德真经传 悲悯情怀 尺椽 李唐王朝 井邑 谭峭 两同书 重玄 
名同实异:道教、民间信仰中的谭公考辨被引量:1
《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第6期99-107,共9页王元林 汪欢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暨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教化;认同与边疆秩序"(12JNKY009);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环南海历史地理研究"(12&ZD144)子课题成果之一
南唐道教名士谭峭,出身官宦而酷好黄老,游历名山后修道成仙,著有《化书》。几乎同时代的泉州道士谭紫霄,曾事闽王,被称为"正一先生",南唐封为"金门羽客"。两人所处时代相当,但事迹不同,诸多记载中两人也被分别立传。因明朝谭峭被加上"...
关键词:谭公 谭峭 谭紫霄 惠州谭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