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高性

作品数:143被引量:17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彭兆荣李敏檀传宝黄元国喻文德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目择优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后工业景观美学的崇高性探析——基于山东地区部分工业遗产地的调研
《城市建筑》2024年第7期34-37,共4页宋金诺 陈烨 李一鸣 宋润森 苏晨 
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专项重点项目“山东省后工业文化遗产景观保护研究”(22BLYJ10)。
在走向“工业4.0”的后工业时代,城市中原大量工业建筑百废待兴,同时在美学、艺术学、社会学领域也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革。基于对济南和青岛部分工业遗产地的调研,围绕景观美学理论,结合崇高的美学特征,以视知觉研究为出发点,分析“...
关键词:后工业景观 景观美学 崇高 工业遗产 
为什么要听布鲁克纳?由聆听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想到的
《音乐爱好者》2024年第2期30-33,共4页胡钰冰 
“没有人能第一次听布鲁克纳就爱上这音乐。”安东·布鲁克纳(Anton Bruckner)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奥地利作曲家、管风琴家和音乐教育家,晚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布鲁克纳是不易接近的,他的音乐是抽象的,但若沉浸其中,你的灵魂必定会为其...
关键词:布鲁克纳 纯音乐 音乐教育家 情感体现 崇高性 音乐语言 
崇高感的具象化:音乐剧《太行赞歌》中喇叭爷的人物塑造
《大舞台》2023年第4期56-58,共3页路广宇 
音乐剧《太行赞歌》在剧作、舞台调度、音乐、语言、道具等多个层面塑造了剧中形象最立体、情绪最深沉、戏剧功能最强大的人物“喇叭爷”,在他身上淀积着全剧的情感底色。这一人物形象揭示了抗战史中的牺牲与救赎,在虚无现实中发出了人...
关键词:《太行赞歌》 崇高性 悲剧性 人本主义 超越性 
中世纪思辨神学对浪漫主义美学的启发:再思“崇高”的探寻
《外国美学》2023年第1期104-120,共17页曾劭恺 
中世纪思辨神学的传统以安瑟伦与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托马斯的思辨哲学对中世纪艺术的影响,已是一般艺术史教材的普通内容。然而,中世纪思辨神学对浪漫主义的启发,在国内外却都甚少有人提及。本文探讨安瑟伦思辨神学在19世纪浪漫主...
关键词:思辨神学 浪漫主义 观念论 崇高性 安瑟伦 
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悲剧性与崇高性被引量: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年第3期43-47,共5页章馨方 
音乐叙事可以清晰勾勒人类经历的苦难悲剧,并为重新审视音乐在精神领域中的引导性力量提供契机。贝多芬在《“英雄”交响曲》中引用了芭蕾舞音乐《普罗米修斯的生灵》的音乐素材,通过隐喻芭蕾舞音乐的故事发展,建立起交响乐与古希腊神...
关键词:贝多芬 《“英雄”交响曲》 康德 席勒 悲剧性 崇高性 
崇高的“噪/造”音
《读书》2023年第5期69-74,共6页张磊 
十九世纪是贝多芬成为“英雄贝多芬”的时代。不论其人还是其乐(尤其是他的第五交响曲),都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性与崇高性,成为普罗米修斯、泰坦式的传奇与神话,备受世人崇拜。其人、其乐彼此不断强化,二者的区分逐渐变得模糊,最终...
关键词:第五交响曲 贝多芬 普罗米修斯 崇高性 十九世纪 伟大性 
教师之美:崇高性的建构与艰难性的实践
《江苏教育》2023年第15期84-87,共4页吕林海 
对“教师之美”的形塑,需要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什么是教师之美”以及“如何涵育这样的教师之美”。对于第一个追问,我们需要从“客观视角”转向“主观视角”,即把“教师之美”理解为每位教师的一种自我完善,一种内生的对于崇高性的追求...
关键词:教师之美 专业发展 崇高性 艰难实践 
粤北客家宗祠建筑的崇高性探析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3年第1期79-81,共3页蔡泉源 赖隽龙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课题“粤东西北乡土文化融入本地高校美术学科发展路径研究”(22GYB91);广东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粤北客家宗祠建筑文化元素在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研究”(S202210576043)。
粤北客家宗祠建筑是不同时代粤北客家人生活变迁的见证,饱含粤北客家人的家族情感与历史记忆,其中蕴含的许多信息都具有重要的文化与审美价值。文章基于田野调查所获得的文化信息,以“崇高”思想的理论视角来剖析粤北客家宗祠建筑与崇...
关键词:客家文化 宗祠建筑 崇高性 
谭峭俭啬思想特质探究
《唯实》2022年第12期92-96,共5页蒋国宏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软实力提升视阈下中华传统廉政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研究”(2018SJZDI017)的阶段性成果。
谭峭是唐末五代著名道教学者、思想家,著有《化书》一书。全书共分六卷,分别为“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谭峭重视节俭,并形成了丰富的俭啬思想。对此,学界尚无专文考察。与中外众多思想家相比,谭峭的俭啬思...
关键词:谭峭 道教学者 唐末五代 崇高性 思想特质 多维性 包容性 
哈罗德·布鲁姆文学经典观的关键词研究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2年第3期271-285,共15页刘茜 马雅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西方空间批评关键词及其影响研究”(18BWW005)阶段性成果
哈罗德·布鲁姆作为西方20世纪重要的文艺批评家,以“误读四部曲”建构了独特的对抗式诗学影响理论,开启了他对文学经典的讨论。他致力捍卫西方经典的原创性、陌生性、崇高性,其文学经典观既是他文艺思想的核心,也是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与...
关键词:哈罗德·布鲁姆 喀巴拉 对抗式批评 陌生性 崇高性 文学经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