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文明”古国说的嬗变与定型——以清末民国中国历史教科书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国荣 

机构地区:[1]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1400

出  处:《黑龙江史志》2023年第11期31-33,共3页Historical Records of Heilongjiang

摘  要:“四大文明”古国,在学界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不证自明的知识。即我们一般把中国、古印度、巴比伦以及古埃及统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并将其作为法定知识载入历史教科书中。但考镜源流,此知识的生成、流变与定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演化过程,尤其是在清末民国历史教科书的编纂中,其形成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演化。就表述而言,其经历了“文明多元”说,“六大文明”说和“四大文明”说的递变。这种文明数量的变化以及知识的生成是近代中国知识界自觉重建民族史学叙述概念的积极努力,而这种叙述话语的产生与重构成为近代以来国人理解历史的重要概念工具,是民族国家观念逐渐进入知识谱系的直接体现,是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精神的直接表达。

关 键 词:文明古国 清末民国 历史教科书 民族史学 

分 类 号:K29[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