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培
机构地区:[1]阜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 处:《艺术评鉴》2024年第7期33-38,共6页ART EVALUATION
基 金:阜阳师范大学2023年度校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美育先行理念下高校师范生书法课程实施研究,项目编号:2023JYXM0034。
摘 要:在美学领域,“残破”被视为一种有待实现完形的美。在古代印章中,“残破”指的是因自然环境侵蚀或受外力损毁而呈现出的一种自然状态,是一种不可复刻的自然质朴之美。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深入研究以及篆刻家篆刻实践的梳理,揭示了“残破”从“自然之式”到“艺术化”再到“独立性”的发展路径,并提炼出了其“归真返璞”“虚实相生”的审美价值。深入理解“残破”的艺术语言和审美内涵,对篆刻艺术的学习与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23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