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作意古成新——论篆刻“残破”艺术语言的构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曹培 

机构地区:[1]阜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  处:《艺术评鉴》2024年第7期33-38,共6页ART EVALUATION

基  金:阜阳师范大学2023年度校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美育先行理念下高校师范生书法课程实施研究,项目编号:2023JYXM0034。

摘  要:在美学领域,“残破”被视为一种有待实现完形的美。在古代印章中,“残破”指的是因自然环境侵蚀或受外力损毁而呈现出的一种自然状态,是一种不可复刻的自然质朴之美。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深入研究以及篆刻家篆刻实践的梳理,揭示了“残破”从“自然之式”到“艺术化”再到“独立性”的发展路径,并提炼出了其“归真返璞”“虚实相生”的审美价值。深入理解“残破”的艺术语言和审美内涵,对篆刻艺术的学习与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残破” 艺术 审美价值 美学表达 

分 类 号:J29[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