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凌飞[1] 程永杰 Zhu Lingfei;Cheng Yongjie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091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23年第8期26-33,共8页ETHNIC STUDI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边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2JJD840004);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美丽公路’与‘美好生活’:怒江峡谷道路建设与多民族交融共生研究”(2022Y070)。
摘 要:速度是现代性的中心论题,也是区分现代道路基础设施等级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与之相关的正义论题更是牵涉社会结构及其运行的关键所在。以“创造性破坏”为元逻辑的资本主义速度正义观表征为加速即正义的外在形式,会加速人的异化、社会的断裂,甚至对政治民主运行过程进行宰制,进而导致社会非正义的全面产生。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凝聚民心的“四好农村路”、平衡发展的国家公路网和兼顾差异化速度需求的铁路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物质基础。相比以市场、资本为导向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的道路基础设施往往作为均衡东西部、城乡间和民族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方式而存在,其背后寻求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即新的速度正义。
关 键 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速度正义 道路基础设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