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凌飞

作品数:34被引量:23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普米族人类学传媒文化人类学解读聚落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民族艺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好在”:栖居视角下芒景布朗族的康养理念与地方实践被引量:1
《思想战线》2024年第2期39-47,共9页朱凌飞 李江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云南各民族医疗实践中的文化交流研究”阶段性成果(22BMZ165)。
“好在”理念的本质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稳定、健康的关系,表达了“栖居”的能动者对个体身体和特定环境的具身性经验和体验。在芒景布朗人居住和健康的传统理念与地方实践中,包含着地方性的知识、经验、情感等多重...
关键词:“好在” 康养 栖居视角 
寻求新的速度正义:道路基础设施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23年第8期26-33,共8页朱凌飞 程永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边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2JJD840004);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美丽公路’与‘美好生活’:怒江峡谷道路建设与多民族交融共生研究”(2022Y070)。
速度是现代性的中心论题,也是区分现代道路基础设施等级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与之相关的正义论题更是牵涉社会结构及其运行的关键所在。以“创造性破坏”为元逻辑的资本主义速度正义观表征为加速即正义的外在形式,会加速人的异化、社会...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速度正义 道路基础设施 
聚合、联合与统合:人类学基础设施研究视角下猴桥村的“桥”
《贵州民族研究》2023年第3期109-116,共8页朱凌飞 陈滢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边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2JJD840004)的阶段性成果。
桥梁最为集中和生动地体现了基础设施“既是事物,又是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本体论特征。在中缅边境聚落猴桥村的历史地理变迁过程中,不同时期各种形式的桥成为地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重要表征。藤篾桥基于当地自然环境、地方性知识...
关键词:桥梁 基础设施 边界地带 
寻求新的速度正义:道路基础设施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引量:5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71-79,共9页朱凌飞 程永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南边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2JJD840004);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美丽公路’与‘美好生活’:怒江峡谷道路建设与多民族交融共生研究”(2022Y070)。
速度是现代性的中心论题,也是区分现代道路基础设施等级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与之相关的正义论题更是牵涉社会结构及其运行的关键所在。以“创造性破坏”为元逻辑的资本主义速度正义观表征为加速即正义的外在形式,会加速人的异化、社会...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速度正义 道路基础设施 
内生的主体性:老山精神的家国情怀与固边兴边富民被引量:2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9-29,共11页朱凌飞 王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云南国际通道建设与其‘辐射中心’定位研究”(17BMZ020);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课题“现代化边境小康村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案例研究——以文山为例”(2021-SMZJ-01);云南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从‘焦土’到‘沃土’:对麻栗坡天保‘乡村振兴示范园’的个案研究”(2021Z054)。
老山精神最根本的内涵就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中表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思想资源。边境地区各族群众和人民军队在对抗外来侵略威胁和各种风险挑战的过程中共同铸就了老山精神,在守卫边境安宁和建设美丽家园...
关键词:老山精神 主体性 家国情怀 固边兴边富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边界地方感与边民身份建构:以中缅边境猴桥口岸黑泥塘村为例
《社会学文摘》2022年第3期55-57,共3页朱凌飞 陈滢至 
引论在“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进程中,地域或跨地域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正在成为越来越有价值的议题。对于人们与特定“领土”关系的研究,处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关系网络之中的边界地带无疑是一个...
关键词:云南省保山市 中缅边境 民族志研究 身份建构 地域认同 边界地带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道路、集市与乡村现代性:乡村振兴视域下滇西北聚落皆菊的个案研究被引量:2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70-76,共7页朱凌飞 吉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云南国际通道建设及其‘辐射中心’定位研究”(项目编号:17BMZ020)。
道路和集市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及其现代性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皆菊村的个案中,道路带来的流通使乡村社会呈现出“离心”或“向心”的倾向,不断调整着人们与其生存空间及外部世界的关系。集市的集散功能使其成为一个交互空...
关键词:道路 集市 现代性 乡村振兴 
边界地方感与边民身份建构:以中缅边境猴桥口岸黑泥塘村为例被引量:7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08-119,共12页朱凌飞 陈滢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云南国际通道建设及其‘辐射中心’定位研究”(17BMZ020)。
边界作为地方社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空间和时间记录,是通过当地人的历史记忆、现实实践、文化想象而得以展现的。地处中缅边界的“极边之边”腾冲猴桥口岸黑泥塘村,在观念的沿袭、族群的融合、社会关系的调整以及空间层面的内外关联中所...
关键词:边缘性 边界地方感 身份意识 国家认同 
道路、聚落与空间正义:对大丽高速公路及其节点九河的人类学研究被引量:19
《开放时代》2019年第6期167-181,M0008,共16页朱凌飞 胡为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云南国际通道建设及其‘辐射中心’定位研究”(批准号:17BMZ020)阶段性成果
道路与聚落是两种互为主体的空间形式,古道、国道、高速公路等不同的道路景观与乡村聚落相互融嵌、连接、区隔的关系,使空间正义的问题表现出历时性的特征。在大(理)丽(江)高速公路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国家、地方、个体表达出不同的话...
关键词:道路 聚落 空间正义 大丽高速 九河 
流动与再空间化:中老边境磨憨口岸城镇化过程研究被引量:7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118-127,共10页朱凌飞 李伟良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云南国际通道建设及其‘辐射中心’定位研究”(项目编号:17BMZ020)
中老边境聚落磨憨兼具的"镇""口岸""跨合区"的不同定位,使其不断加速的城镇化进程附加了显著的流动性特征,促成当地人与土地的关系发生根本的改变,并且地方性的意义不断被消解,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而外来者的"到来"或"离开...
关键词:城镇化 流动性 现代性 口岸 磨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