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余书涵
机构地区:[1]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 处:《美术大观》2024年第5期84-94,共11页Art Panorama
基 金:西北工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文艺复兴艺术美学及其教育价值研究”(D5000220215)。
摘 要:米开朗琪罗的《最后的审判》是西斯廷礼拜堂祭坛后墙的巨型壁画,引导观者的目光从犹太教历史、基督教历史走到最终的末日审判。米开朗琪罗的末日想象围绕“审判”这一主题展开,壁画在结构上采用动态旋涡式构图,审判的图景向中心的救世主流动,是宇宙秩序的映射。阿波罗式的基督形象是光和真理的所在。审判图像作为暮年的米开朗琪罗自传性的作品,是画家新柏拉图主义观念的体现。站在观看者的接受视角,壁画是进行自我审视,走向救赎,唤醒神圣之思的契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