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树军[1] ZHAO Shu-jun
机构地区:[1]云南民族大学澜湄国际合作研究院,云南昆明650500
出 处:《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71-76,共6页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人工智能美学中艺术本质、情感表达等相关问题研究”(20XJAZH014);云南民族大学校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云民大发[2024]64号)。
摘 要:约翰·杜威提出了“一个经验”和审美经验相关理论,认为“一个经验”和审美经验并无本质不同,审美经验是对“一个经验”的集中和强化。审美经验具有非私人性,而且是开放的、世界的、历史的。而目前的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仅属于“一个经验”,还未实现审美经验的传递和共享。杜威的“一个经验”和审美经验理论似乎是对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一种积极回应和反拨,尽管他生活的时代还没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艺术,但他的审美经验观无疑对今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改进和完善具有指引作用。本文主要就杜威的“一个经验”和审美经验理论内涵及其历史渊源、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与“一个经验”和审美经验的关系属性、“一个经验”和审美经验理论对人工智能创作的启示等问题做了初步探讨,希望会对艺术理论的推陈出新和人工智能艺术创作有所帮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