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丽[1] Guo Li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6期233-240,共8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BZW096);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20JZD047)。
摘 要:乐府曲调《三台》的本事有5种主要说法,分别是蔡邕周历三台说、高洋重建三台说、石季龙宴三台说、曹操建三台说和音乐特点说。蔡邕周历三台说中蔡邕“周历三台”实为“周历二台”,这使乐府以此为由制《三台》曲的说法失去了坚实根基;高洋重建三台说认可度最高,但认可者都未能给出有力证据,通过考察高洋重建三台事、《三台》歌辞的六言体式与北歌胡乐之关系、唐人所言“近代《三台》”艳曲中“近代”含义可补证这一说法;据唐人言及《三台》时所云“近代”之所指可否定石季龙宴三台说,并进一步证实蔡邕周历三台说不成立;曹操建三台说过度放大了三台作为舞榭歌台的功能,判断失之武断;音乐特点说把以弱拍开始的乐曲演奏中常见的拍板三声误认为是《三台》演奏独有,以此作为《三台》本事并不可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9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