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兵[1,2,3,4]
机构地区:[1]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2]甘肃省古代文学学会 [3]甘肃省国学研究会 [4]甘肃省文化发展研究会
出 处:《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75-76,共2页Journal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摘 要:陇右地区既是炎黄文化的故土,又是周秦民族的发祥地,有着灿烂辉煌的远古文明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汉代以来,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陇右地区的经济和文化逐渐走向兴盛。东汉时期,陇右地区已出现王符、秦嘉、徐淑、赵壹等著名文士。魏晋南北朝时期,陇右诗人傅玄、阴铿等也在诗歌形式变革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唐代是陇右文学的鼎盛期,李益、权德舆、牛僧孺、王仁裕、牛峤、牛希济、梁肃、李翱、李公佐等是陇右作家中的佼佼者。盛唐时期,随着唐王朝国力的强盛,不断向外开疆拓土,许多文士也投笔从戎,远登陇首,走向塞外,如王维、高适、王昌龄、岑参等。也有一些诗人曾漫游苦旅,辗转陇上,如杜甫、李商隐等。他们亲身经历了陇右大地奇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拓展了中国文学的书写空间,成为中国古代边塞诗歌和陇右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16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