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姜庆丽
机构地区:[1]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
出 处:《电影新作》2024年第2期118-126,共9页New Films
基 金: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发展及其历史经验研究(1905—1949)”(项目编号:22CC167)阶段性成果。
摘 要:早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传统便已确立,注重实用的早期电影人对现实主义的选择与实践,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性探索及功利性目的。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成为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时期指向了多种社会诉求,如“生意眼”、启蒙教化与民族救亡等话语。在此基础上,为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电影人在具体创作中又建构出一套饱含家庭、政治、家国等伦理的情节剧范式。实用理性观念主导建构下的社会话语与情节剧杂糅于一体催生出本土化叙事,从而使早期现实主义电影流露出鲜明的民族化风格。关注本民族的生存状况,聚焦当代生活表达,因时因世变换话语表述,成为早期现实主义电影发展的重要特征,以史为鉴,探究其创作传统,必然会对当下中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形成关照和促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