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传到书面再到画面:从禅史中寻绎“书画禅”的合理性  

From Heart to Letter and then to Picture:Looking for the Rationality of"Zen in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in the history of Zenism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奕婷 Yang Yi-ting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23

出  处:《五台山研究》2024年第2期40-45,共6页Mt Wutai Research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宗教理论发展与治理创新研究”(20&ZD259)。

摘  要:探讨禅宗与书画相遇进而产生“书画禅”这一现象得以可能的内在理路。早期禅宗强调少数利根禅师之间“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传承,但在开启大规模传播进程之后,禅宗就不得不面对绝大多数钝根凡夫无法脱离语言束缚的现实。由于文字在思想传播和宗史传承等方面具有优势,广义的“文字禅”在8世纪之后逐渐兴起,但始终与禅宗“不立文字”的宗旨相背离。在多种调和文字与直观矛盾的努力中,禅与书画走向了结合,在宋代诞生了《牧牛图》等早期“书画禅”作品。这一从心传到书面,再由书面到画面的过程,体现了禅宗传播者们为探索一条尽可能保留禅悟经验直观性的大众化路线所做的努力。

关 键 词:以心传心 不立文字 文字禅 书画禅 

分 类 号:B946.5[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