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私密信息保护模式的再造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显滨 

机构地区:[1]华东政法大学中国法治战略研究院,上海201620

出  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5期57-58,共2页China University Academic Abstracts

摘  要:在人格要素商业化实践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下,传统保护模式似有必要反思。因此,再造我国私密信息保护模式,并在现有立法上得以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私密信息现有保护模式的缺陷。隐私与个人信息区分的关键在于私密信息的归属。

关 键 词:私密信息 保护模式 人格要素 个人信息 理论与实践意义 再造 商业化 立法 

分 类 号:D923[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D922.16[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