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要素

作品数:90被引量:30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温世扬黄芬徐小奔祝建军马建中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吉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智能犯罪的人格构成及刑法回应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赵东 温栋木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人工智能犯罪刑事司法问题研究”(HB20FX012)。
在本体视角下,人工智能通过计算机编程与建模、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手段,具备支配行为的“物化”意识人格要素;通过大数据的自我意识分析,具备基于因果功能联系的目的人格要素,其人格要素与自然人具有一致性。在社会视角下,人工智能在特...
关键词:人工智能 人格要素 刑罚 自主意识 
私密信息商业化利用的证立及制度建构
《学海》2024年第6期184-194,216,共12页屈然 
私密信息不仅承载着人格尊严、人格自由的人格利益,也承载着可被商业化利用的财产利益。《民法典》第993条“许可使用条款”中的“等”字措辞为私密信息的商业化利用提供了规范依据。除私人生活安宁外,对私密空间、私密部位和私密活动...
关键词:私密信息 隐私权 人格权 人格要素商业化利用 许可使用 
我国私密信息保护模式的再造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5期57-58,共2页杨显滨 
在人格要素商业化实践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下,传统保护模式似有必要反思。因此,再造我国私密信息保护模式,并在现有立法上得以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私密信息现有保护模式的缺陷。隐私与个人信息区分的关键在于私密信息的归属。
关键词:私密信息 保护模式 人格要素 个人信息 理论与实践意义 再造 商业化 立法 
我国私密信息保护模式的再造
《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7期109-111,共3页杨显滨 
在人格要素商业化实践越来越丰富的背景下,传统保护模式似有必要反思。比如,是否可以构建私密信息与敏感个人信息区分保护模式、竞合规则保护模式、聚合规则保护模式之外的第四条路径——人格利益与财产利益二分下的私密信息保护模式(...
关键词:财产利益 隐私权 个人信息保护 人格利益 私密信息 保护模式 人格要素 竞合 
论《民法典》绿色原则对人格权衍生利益的保护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4年第7期32-37,共6页蔡文琦 
人格权衍生利益由人格要素衍生而来,具有外向性、具体性的特点,而现有的人格权制度在保护其衍生利益时存在不足。《民法典》绿色原则对人格权衍生利益提供原则性和立体式保护,充分彰显时代特色。建议基于该原则构建具有公共性与个体性...
关键词:人格权衍生利益 《民法典》绿色原则 人格要素 环境人格权 
我国私密信息保护模式的再造被引量:8
《中外法学》2024年第2期307-325,共19页杨显滨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系统论视野下的数字法治基本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2AZD1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私密信息适用隐私权规则抑或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学界争议较大,实务界亦有不同做法。私密信息与敏感个人信息区分保护模式、竞合规则保护模式、聚合规则保护模式皆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在人格要素商业化理论和实践同步发展的当下,应对现...
关键词:私密信息保护模式 二分保护模式 人格要素商业化理论 使用权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以ChatGPT为例被引量:1
《大陆桥视野》2024年第2期68-71,共4页康兰平 柳杭静 
合肥工业大学校哲社培育智库研究专项“双链融合背景下我省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效性评估与体制机制建设”(项目编号:JS2022ZSPY0022)。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问题,已经对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所产生的新闻、演讲、小说等智力成果,能否认定是“作品”在学界和实务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关键词:ChatGPT 著作权 独创性 人格要素 
论数字人格要素及其民法保护——以“元宇宙”为对象被引量:7
《比较法研究》2023年第6期170-183,共14页葛江虬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职业打假的社会效应与司法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1BFX1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元宇宙”相关数字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民事主体在数字空间中的名誉、身体、肖像、生命等人格要素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其根源在于,这些技术加剧了数字空间与现实世界的进一步分离,同时却强化了数字空间损害向现实世界的辐射能力。事实上...
关键词:数字法学 元宇宙 人格权 虚拟现实 民法典 
虚拟化人格权益的特征分析与规范路径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121-128,共8页李琳 
自然人迈入网络虚拟世界需借助数字身份。根据身份识别与身份认同的不同功能,数字身份可被区分为静态数字身份与动态数字身份。由于数字身份的特殊性,个体对数字身份享有的虚拟化人格权益具有动态建构性特征、实时多样态性及现实交互性...
关键词:虚拟化人格权益 个人信息 人格要素虚拟化 数字身份 
《民法典》第993条(人格要素许可使用)评注被引量:3
《中国应用法学》2023年第5期199-212,共14页朱晓峰 
《民法典》第993条采人格权统一保护说,是关于人格要素许可使用的一般性规定,其赋予民事主体可以将那些能与其存在本身相分离的人格要素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同时,第993条构成《民法典》第992条关于人格权专属性的例外规定,在法律适用关...
关键词:《民法典》第993条 标表型人格要素 许可使用 商业化利用 合理使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