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延迟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锦建 戴惠华[1]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510120

出  处:《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4年第3期313-314,共2页Lingn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摘  要: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中国发病率高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致残率和调整寿命均较高,其中又以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常见。据全球疾病负担(GBD)统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第一原因[1],目前其发病率位居世界第一,2021年2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脑卒中的人数为2531万[2,3],655万人因脑卒中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11.6%。脑卒中发病急,易复发,致残率高,急需对其进行长效管理。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早期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改善患者症状,对患者预后、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且rt-PA应用越早,患者预后越好[4]。

关 键 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总死亡人数 脑卒中死亡 静脉溶栓治疗 全球疾病负担 脑卒中发病 脑血管疾病 

分 类 号:R743.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