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冬梅[1]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出 处:《巴蜀史志》2024年第2期77-80,共4页
摘 要:刘咸炘《蜀学论》尝言:“学在六艺,经首三圣,《大易》之传,蜀为特盛。”巴蜀《易》学源远流长,自汉迄清,名家辈出,如刘咸炘所举商瞿、赵宾、严遵、任安、景鸾、卫元嵩、李鼎祚、谯定、冯时行、张行成、房审权、来知德等,皆《易》学史上之名流。除此之外,尚有晋之王长文,宋之龙昌期、苏轼、张浚、张栻、李心传、魏了翁,元之黄泽、王申子、赵采,明之杨慎、熊过,清之李调元、刘沅、何志高、杨国桢、姜国伊、冯世瀛、艾庭晰、萧德骅等等,故宋程颐有“易学在蜀”之誉,刘咸炘也比之“诗之有唐”。本文即以清代巴蜀《易》学文献为主,略举几种,以见其《易》学成就之一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