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陆峰 董燕[1] 陈广坤[1] 李鸿涛[1] ZHENG Lufeng;DONG Yan;CHEN Guangkun;LI Hongtao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100700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年第7期1112-1116,共5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科研项目(ZZ13-YQ-130);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0505,CI2021A05302)。
摘 要:《医学辨正》是清代医家张学醇编著的中医基础理论类医书,全书分四卷,经考证,现存版本共有4种。书中张学醇的学术思想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即遵从《黄帝内经》,勘误前人;法从阴阳,分寒热证;望闻问切,尤重脉象;拆方用药,剂量平和;用药禁忌,须分寒热。此外,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对张学醇的用药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药味及证型频次分析方面:寒证、热证分型遣方用药相当;药物频次分析方面:与张仲景的《伤寒论》关系密切,涉及寒热、表里、气血、补泻方面的方剂;药物性味频次方面:四气以温、寒性为主,五味以甘、辛、苦味为主,用药性味贴合疾病;聚类分析方面:第1组有甘草、干姜、附子,第2组有当归、麻黄,第3组有石膏、知母,第4组有牡丹皮、黄芩、黄连,前两组药性偏温,用于治疗寒证,后两组药性偏寒,用于治疗热证;关联分析方面:热证多应用甘草、石膏,寒证多应用桂枝、干姜、附子、麻黄、细辛。本研究着重讨论《医学辨正》的基本情况、张学醇的学术思想和用药规律,为今后继续研究张学醇及其学术思想和用药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分 类 号:R229[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8.3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