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常燊 Chen Changshen
机构地区:[1]山西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43-53,共11页Fujian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分析的西方哲学史研究”(19AZX01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维特根斯坦与寂静主义研究”(21FZXB042)。
摘 要:在哲学上,只发表自己相信的主张是作者的一项认知义务吗?基于“发表需有信念”(PB)的认知义务论对此持肯定回答,它似乎符合学界关于学术诚信和认知义务的道德直觉,但势必面临哲学发表的“不可能困境”:它使一阶和二阶哲学分歧上的调和论者无法发表自己的主张,最终使哲学陷入某种独断论。究其缘由,哲学这门学科的分歧认识论特征不同于科学:与其说哲学旨在追求关于答案的客观真理及其集体收敛,毋宁说它追求对问题本身的更好理解,而“发表无需信念”(PWB)能比PB更好地促进哲学理解;哲学维度的真诚性不同于科学,而PWB能比PB更好地兼容哲学真诚性。作为替代方案,基于PWB的认知权利论主张不管是坚定论者还是调和论者,都有权利无信念地发表其一阶和二阶分歧性观点,如此不仅能避免哲学发表的“不可能困境”,还能更好地推动哲学理解和哲学进步。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22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