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晓燕 张春霞[1,3] 赵艳 胡彬 郭正堂[1,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3]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266590 [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4年第7期2193-2209,共17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项目(XDB26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220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800800)资助。
摘 要:黏土矿物指标已被广泛用于重建古气候和物源的变化.然而,对于高海拔地区黏土矿物在长时间和轨道尺度的变化特征及其意义仍然知之甚少.我们以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盆地800ka以来的湖相沉积钻孔(ZB13-C2)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冰期-间冰期尺度的黏土组分进行了矿物组合及其微观形态特征分析.结果显示:ZB13-C2钻芯样品中的黏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含有少量的绿泥石、高岭石和蒙脱石(包括伊蒙混层和绿蒙混层矿物);黏土矿物组分呈现出三阶段变化特征,其主要受控于不同气候条件下若尔盖盆地流域范围的变化.在距今800~621ka期间,气候相对温暖湿润,该流域局限于海拔3500~4200m的东南部地区,冰期-间冰期的水力侵蚀强度控制了流域地表碎屑的剥蚀和输入;在距今621~100ka期间,由于气候变冷变干,季节性冻融作用增强,流域扩展到了更高海拔区域(4200~4700m),黏土矿物在冰期-间冰期的变化特征不显著;距今100ka之后,流域进一步向西北部海拔约为4700~5200m的区域扩张,且在MIS 3间冰阶相对温和的气候条件下,青藏高原水力侵蚀作用明显增强.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若尔盖盆地流域在距今621ka和100ka经历了两次大的扩张,气候干湿交替变化在约621ka以来变强.上述研究表明,高海拔地区长时间温度变化以及冰期-间冰期尺度的干湿交替变化控制了流域范围和物理侵蚀程度,对沉积区黏土矿物特征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利用高海拔地区(尤其是青藏高原)沉积序列的黏土矿物指标进行古气候重建时,应首先厘清其指示意义.
分 类 号:P532[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34.63[天文地球—地质学] P512.2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