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玥斐 Pan Yuefei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 处:《世界哲学》2024年第4期94-102,共9页World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项目编号:GZC2023173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8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在德意志催生了各类国家理论,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以历史主义和浪漫主义为代表的从实证角度对国家的论证,以及以费希特、黑格尔为代表的对理性国家的支持。作为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的鲍威尔继承并改造了黑格尔的国家理论,提出国家是自由和普遍自我意识的体现,并主张一种基于普遍自我意识的共和主义自由观念,批判自由主义原子式的自由思想。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中流砥柱,青年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中体现出其政治哲学思想中与鲍威尔相似的共和主义因素和对自由主义的批判立场。更为重要的是,青年马克思此时已经以“定在中的自由”超越了鲍威尔基于普遍自我意识的自由观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