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公共管理学院 [2]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中国农村研究院
出 处:《江汉论坛》2024年第7期64-71,共8页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治理的财力支撑体制变迁: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22JJD810014)。
摘 要:现代国家认同关乎国家的存续与发展,其建构的过程与结果统一于现代国家建构的进程之中。公共服务作为现代国家的重要职能,是实现国家向基层社会渗透、疏解现代国家认同建构梗阻最直接最高效的路径之一。基于西南村寨的田野调查可以发现,作为现代国家建构在边疆地区的一种策略性选择,公共服务供给下的柔性渗透路径强调以物质性、生活化和非强制性的手段影响国家建构进程中民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其核心是通过公共服务供给背后隐性的国家权力对国家政权基础、经济社会基础和权利基础的积极性建构与重塑,积极培育民众的现代国家意识和国民意识,重建国家与民众的关系,从而实现现代国家认同的有效建构。公共服务的柔性渗透不仅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边疆村寨潜移默化地建构起现代国家认同,而且在当代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和国家认同建设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