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光中[1] 魏家淦 Chen Guangzhong;Wei Jiagan
机构地区:[1]中国政法大学 [2]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出 处:《清华法学》2024年第4期45-55,共11页Tsinghua University Law Journal
基 金: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研究”(23&ZD16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立法始终比较单薄,不仅条文数量较少,而且缺少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刑事证明标准也较难把握,可操作性不强,无法应对刑事司法实践中收集、审查证据的客观需要。为了便于查明案件事实真相,促进程序公正,《刑事诉讼法》再修改应大幅度增加证据制度的条文数量,将证据裁判原则、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直接言词原则确立为刑事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在刑事诉讼全阶段增设“确定性”的刑事证明标准,取代“排除合理怀疑”的规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