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全波[1] LIU Quan-bo
出 处:《甘肃开放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1-7,F0002,共8页Journal of Gansu Open University
基 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天水伏羲祭祀的发展演进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研究”(2023YB085)。
摘 要:神话历史化的结果就是伏羲氏已经不再是传说中的部落首领,而是历代王朝认可的圣王。元明清时期,朝廷除了继承历代王朝的伏羲祭祀传统之外,更从国家和王朝的视角对伏羲祭祀做了相应的规范与调整,这是伏羲祭祀在国家礼制中的适应与改变,是伏羲祭祀国家化的表现。元朝命全国郡县通祀三皇,是三皇祭祀在全国发展的极致,朱元璋则取消了全国郡县通祀三皇,只准在陵寝地祭祀伏羲,唐代以来的春秋祭祀三皇传统被终结,清代除历代帝王祭祀之外,伏羲还被作为皇师与先医被祭祀,可见伏羲身份的多元与伏羲祭祀的多样。元明清文献中记载的分布在全国范围之内的伏羲庙,就是历代伏羲祭祀与伏羲信仰的结果,他们大量存在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山东、山西、甘肃诸地并流传至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