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章林[1] 任宏丽[1] 段逸山[1] ZHANG Lin;REN Hongli;DUAN Yishan
机构地区:[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出 处:《中医文献杂志》2024年第1期73-80,95,共9页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Literature
基 金:上海中医药大学预算内科研项目“《人民日报》视域中的中医药教育研究”(2021JX173);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教育科研课题“中医药院校师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性研究”(YB-23-34)。
摘 要:师承教育在历代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9年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加强师承教育,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中医界围绕如何融合中医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展开了深入讨论,明确了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师承教育为辅助的新型中医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中医高等院校就如何融合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进行了大量改革,探索出诸多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一系列学术争鸣和改革实践证明,尽管师承教育存在天然缺陷,但它仍是独具特色、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学术传承规律的教育模式之一,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15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