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新文明的审美路径——“五四”前后蔡元培“创造”概念的思想-历史意涵  被引量:1

The Aesthetic Pathway to a New Civilization:The Intellectual-Historical Implications of Cai Y uanpei's Concept of"Creation"During the Period around the"May Fourth"Movemen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振[1] Zhang Zhen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艺研究》2024年第7期16-27,共12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理性’哲学与政治主体:梁漱溟教育思想研究”(批准号:2023NDQN52);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社科专项“‘五四’前后中国审美话语的社会政治意涵研究(1917—1925)”(批准号:2024CDJSKJC10)成果。

摘  要:作为蔡元培提出的重要审美概念,“创造”关联着他对近代科学的负面后果的检讨,即瓦解人自由的创造性。“创造”概念强调美术的价值不是模仿自然而是表达主体的理想,美育也应以一种非机械模仿的方式培养人的生机和能动性。此外,蔡元培吸收罗素的“占有冲动”与“创造冲动”概念,将“占有”与科学、知识、功利相联系,将“创造”与美术、情感、无私相关联,以后者匡正前者,这成为他思考中超越欧洲帝国主义及战争逻辑的依凭。美术、美育的创造潜能既指向对人的精神与情感世界之生机活力的陶铸,也指向对功利性占有的超克和对互助式人道主义理想的追求。在“五四”语境中,蔡元培为新文明再造提出了一条深刻的审美路径。

关 键 词:机械模仿 蔡元培 互助式 表达主体 近代科学 精神与情感 创造冲动 审美概念 

分 类 号:I206.6[文学—中国文学] J120.9[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