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壹琴 高小康 Sun Yiqin;Gao Xiaokang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哲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2]汕头大学文学院,广东汕头515063
出 处:《学术研究》2024年第7期73-78,共6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阿诺德·柏林特环境美学与生活美学研究”(20FZWB022);广东省教育厅2018年创新特色项目“环境美学的伦理追求研究”(2018WTSCX02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为中国绘画品评体系中的最高品第,“逸品”通常指简约率真、自然不拘、高绝超俗的艺术品质、创作风格与品评标准。身处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国内外学者通过美学、艺术理论与艺术史的研究角度对中国绘画领域内“逸品”概念的理论渊源、价值取向与创作实践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国内学者注重“逸品”概念界定与演变历程,并强调“逸品”概念从心的精神特征。国外学者趋向于从艺术风格的层面阐释“逸品”,并由此逐步将“逸品”概念引入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史以及日本艺术史之中,由于国内外研究对“逸品”概念从心与运笔特征的侧重不同,对双方成果进行互鉴研究有助于从理论与创作层面进一步丰富对“逸品”概念的阐释;也有助于拓展有关“逸品”概念实践范围的认知,促进“逸品”概念在世界文化语境下的形象化与可阐释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