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调小曲的运河传播及其影响——由《金瓶梅词话》所写说开去  

The Dissemination and Influence of Popular Songs Along the Canal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Expanding From the Writing of The Ci Hua Edition of the Golden Lotu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纪德君[1] Ji Dejun

机构地区:[1]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出  处:《学术研究》2024年第7期186-192,共7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历代民间说唱文艺研究资料整理与数据库建设”(17ZDA24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大运河是明清时期贯穿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时调小曲赖以传播的主要渠道。从《金瓶梅词话》所写来看,时调小曲多是通过大运河传入清河县的。大运河流经的城市街镇,也一样有各种时调小曲在流传。明代最流行的时调小曲有《山坡羊》《打枣竿》《挂枝儿》《锁南枝》等;入清以后,《边关调》《黄鹂调》《西调》《马头调》等应时迭兴,通过大运河传遍南北各地,一些重要城市还出现了专门演唱时调小曲的“挡子”。明清时调小曲的运河传播,不仅促进了时调小曲的南北交汇、交融与演变,而且为时调小曲影响其他说唱艺术、戏曲乃至文人仿作等提供了机遇,助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关 键 词:明清时期 大运河 时调小曲 传播 影响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